2024-03-29 00:04

传染病基本知识

来源:智慧医疗机构   日期:2022-08-11   浏览:3054

1、传染病概念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在人群中传播,常常会造成传染病流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极大危害。

2、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的分类有许多方法,其种类十分复杂。为了方便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其暴发、流行和危害程度及预防控制措施的不同,将较重的传染病实行法定管理,并将其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共26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共12种。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讲,传染病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有一定的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二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并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机体内,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传染性,这种传染性的强度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三是有一定的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从流行性上看,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有所不同,一般可以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散发就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而大流行则是说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是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患同一种疾病的患者。

  地方性是指有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如气温条件等),常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如一些虫媒传染病(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季节性是指一些传染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比较多。这往往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四是有一定的免疫性。患传染病恢复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往往不再敏感,对这种病有了一定的抵抗力,这在医学上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在病后免疫状态也有所不同。

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及终止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形成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或者叫三个环节,同时还要受到社会因素、自然因素这两方面的影响。“三环节”为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了可能性,而“两因素”则决定了传染病的流行能否形成。

5、传染病的基本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是指在传染病未发病或暴发、流行前经常性的预防措施,通过落实这些措施,使得传染病不发生或少发生。控制措施是指疫情发生后,为防止疫情扩散,尽快平息疫情所采取的措施。传染病的防治必须针对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以抓主导环节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特别是要抓好消灭传染染、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项措施。

6、传染病三级预防原则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工作在基层卫生服务和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要求坚持传染病的三级预防原则。其中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指在传染病没有发生和流行前,主要是针对病因及其影响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做到传染病发生后防止其传播、蔓延,同时要做到早报告、甲类传染病和某些其它传染病要做到早隔离;三级预防是指传染病发生后,积极治疗,预防伤残,做好康复工作。对于已转为慢性传染病的患者、病原携带者要登记、定期随访、检查、治疗,防止其作为传染源再传播。